重大利好!香港特区政府再放大招:港八大非本地生比例拟增至50%
2025-09-23 08:19
发布于湖北
就在刚刚!香港特区政府再放大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宣布,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

01
政策要点
非本地生比例上限拟提升至50%
目前,港八大非本地本科生的招生上限为本地资助学位名额的40%。新政策拟将这一比例提高至50%,意味着每所大学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非本地生的招生规模。
本地生资助学位不受影响
政府明确表示,每年15000个本地一年级资助学位名额将保持不变,不会因为非本地生比例上升而被挤占。
02
政策背景:名额紧张与国际化需求
事实上,非本地生比例上限在2024/25学年才刚从20%提升至40%。然而,多所高校已迅速“用爆额”。例如,香港大学校长张翔透露,2025年9月新学年港大录取的非本地生比例已接近40%上限,其他大学也向教育局反映“名额不够用”。
此外,港大新学年共收到超过2.5万宗非本地生申请,按年上升约25%,创历史新高,其中国际生增幅高达50%。张翔建议,在确保教学质量和配套资源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提升非本地生比例,以吸引更多全球优秀人才。
03
学费与资源配置
大学招这些非本地本科生,用的是“额外”的名额,花的不是政府原本给本地生的那份教育经费(公帑),需缴纳较高的学费。以2025/26学年为例,非本地生每年学费在16万至21.8万港元之间,是本地生(约4.45万港元)的3至5倍。这也为大学带来额外收入,有助于改善教学资源和基础设施。
为满足住宿需求,政府7月已推出“城中学舍计划”,便利市场将现有商业大厦,包括酒店,改作学生宿舍时免却改划手续,并可保留过剩地积比。即日起,扩展至拆卸商厦后重建的全新学生宿舍亦适用同类利便措施。政府今年内还将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兴建新宿舍,并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
04
配套建设与未来规划
为应对学生人数增长,政府正推进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北部都会区“大学教育城”计划、宿舍发展基金支持的15个宿舍项目等,预计可提供超过1.4万个宿位。
同时,政府也在推动数字教育发展,计划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核心课程,并加强教师培训,以提升香港学生的全球竞争力。
05
香港高校国际排名情况
香港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表现出色,根据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共有5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包括:香港大学(第11位)、香港中文大学(第32位)、香港科技大学(第44位)、香港理工大学(第54位)、香港城市大学(第63位)。
若以城市为单位计算,香港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5所百强大学的城市,百强大学比例高达56%,超越纽约、伦敦及多伦多,突显香港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领先地位。
此外,香港高校在学科排名方面同样表现卓越。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香港共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十,比去年增加2个,具体如下:港大牙医学(全球第2位)、港大教育学(全球第3位)中大护理学(全球第5位)、港大语言学(全球第9位)、中大语言学(全球第10位)、港大运动科学(全球第10位)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香港高校的科研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06
政府支持香港高校走向国际
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成就,离不开特区政府在政策与资源上的全力支持。教资会根据各大学的发展定位与学科特色,进行精准资源分配,帮助各高校巩固优势领域,从而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策略性支持,为香港在国际高等教育版图上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基础。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