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枝中学课程及学校简介
2025-09-11 14:27
王肇枝中学的创办人是王德馨医生。王医生为纪念她已故的双亲:王肇端先生及黎单枝女士,遂从他们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合併而成“王肇枝中学”。王医生怀仁乐善,深具长者风范,战前于广州开设医务所,赠医施药。退休后移居香港,专注事奉上主。她平生笃信基督,又热心教育,为使贫苦的莘莘学子得以接受全面中学教育及能有机会认识基督真理,乃慨捐港币二十五万五千元,再得教育司署拨地及资助相等的款额,爰于大埔墟现址兴建校舍以作育才。
王肇枝中学校舍于一九六零年一月落成,同年二月八日正式开课,是大埔首间开设中、英文部及初中、高中班级之政府津贴中学。首届校监为曾任教育司署助理教育司黄国芳先生,首任校长为退休教育官冯锐韶太平绅士。
办学宗旨
王肇枝中学以基督为完美榜样,致力提供基督化全人教育,建立融洽有序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德、智、体、群、美、灵六育皆有均衡发展;使其热爱学习,主动探索解难,积极发挥潜能,从而养成终身自学的能力;并具应变创新、自律自信之质素,以回馈社会,贡献国家。
全校语文政策
学校以英文为授课语言(中文、中史、普通话、圣经及术科除外),也同时著重中英兼擅。学校亦开设日语课程,在初中以课外活动形式进行;高中同学可选修日语,并参加相关的官方语言考试。
学校管理
校长与学校行政及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政策,并检视学校之表现;三位副校长分别统筹学务、学生事务,以及行政与支援。日常之运作採用委员会制;举凡重大学校政策,则于法团校董会会议商讨及议决。学生可透过学生会及学生议会反映意见;家长及校友则分别透过家长教师会及校友会向校方提供意见。
学校发展计划
1.加强老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以促进学生学习
2.培育学生成为积极和正向学习者
3.透过体验学习发掘学生潜能
学习和教学策略
学校採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把电子学习、实地考察和专题研习等元素,整合于正规课程内,藉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与创意,并强化表达技巧。在教学方面,则加强“协作学习”,让课堂更显互动。在语文课堂引入辩论及戏剧元素,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又以校本电子学习平台Moodle,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至于跨课程语文协作是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重要策略,使用英语为授课语言之科目与英文科互相配合,在其学科内加强应用英语。此外,校方统筹各科应用多元化的学习技巧,如同侪互评和概念图等,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校本课程
选修科目:学生从十个科目中选修三个学科。选修科目包括中国文学、中史、资讯及通讯科技、经济、生物、物理、地理、历史、化学和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除外,学生可额外选修数学延伸单元一或二,亦可选修应用学习课程或“大埔区高中课程联网计划”提供之课程。
课程重点:中一推行“学会学习”计划以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二设有领袖培训课程(Leader in Me),以培育学生养成“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Stephen Covey)。至于STEM 教学,相关元素透过专题学习模式渗入综合科学科、电脑科及设计与科技科课程。
关键项目的发展
品格教育与领袖培训: 学校十分重视品格教育和领袖培训。除了举办校本生命教育活动外,也通过Leader in Me课堂培育学生“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及具备优良品德,如:尊重、关爱、尽责、诚信和欣赏等,让学生学习由领导自己开始,继而成为别人的领袖。
正向教育: 学校积极培育学生具备正向思维,让其勇敢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老师的关顾,以及生命教育委员会、辅导委员会和体验式学习委员会举办的活动,让学生培养良好品格丶建立正确价值观,并提升人际沟通丶面对压力和管理时间的能力,从而学习作出正确选择和管理人生。
扩阔眼界: 学生通过不同的体验式学习以扩阔视野,增长知识和见闻。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大学和机构举办的领袖培训丶比赛和义工服务外,也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到内地和海外的姊妹学校,以及伙伴学校交流。本校的姊妹学校和伙伴学校分佈于广州丶贵州丶日本及英国等地,有助拓展学生视野。
学校设施
近年,校园增设语言及创新科技中心、珊瑚鱼缸及鱼菜共生设施,以支援STEM的发展及教学需求。特别室计有校史馆、电脑辅助学习室、设计及工艺室、英语活动室、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升学及就业辅导室、室内体育馆和自修室。运动场面积逾二万平方呎(为三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可进行篮球、足球、手球、垒球、排球和射箭等各类型的活动及训练。此外,本校最新增设健身室及攀石牆,让学生可尝试新的运动项目。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访校团
访校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