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满分艺术导师:艺术创作是在失败中迎接涅槃重生

今年七月初,AP考试成绩放榜,侯虹雨老师指导的AP-3D艺术与设计课程收获全员满分的耀眼成绩。AP-3D艺术与设计,是一门需要学生通过三维空间的创作,展现对艺术理念的深度探索和材料的娴熟驾驭的高难度和挑战的学科。

▲ 侯老师指导的AP-3D艺术与设计课程全员5 分(满分)
在近几年的AP-3D艺术与设计考试中,全球仅仅只有百分之七左右的满分率,博纳学校收获全员满分的成果,侯老师谦逊地将这一切归功于博纳学校高支持的“多层级学习支持系统”和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但只要了解或经历过AP-3D艺术与设计课程学习的人就会知道,闪耀的成绩背后,是像侯虹雨老师这样的资深教师与学生们的一场漫长的“与时间赛跑”,在“无数次失败中寻找答案”后全力以赴的结果。


▲ 北京服装学院(上)和德蒙福特大学(下)
侯老师本科毕业于全国服装专业顶尖学府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深造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时尚与面料设计专业。她曾获IDC鞋包设计大赛全球前五荣誉,职业足迹遍布教育、时尚前沿等领域:曾任广州职院服装系教师、深圳蝶讯时尚色彩趋势主理人及高级研究员、深圳国际课程中心英国培生BTEC艺术课程质量负责人,并统筹香港DSE视觉艺术/服装设计课程,成功指导众多学生进入伦艺、港理工、南洋艺术学院等顶尖艺术学府。

▲ 侯虹雨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
出色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职业经历,让她成了学生们尤其喜爱和信赖的艺术导师和朋友。确实,侯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擅长启发式教学;课堂之外,她就像是同学们最亲密无间的邻家姐姐,可以无话不谈,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也是“教与学”的一种最佳状态,最终收获满分成绩,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水到渠成之事。
在深圳市博纳学校,我们倡导每一位老师“Teach Like a Champion(像冠军一样教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冠军导师侯虹雨老师和她的艺术世界。
01
让学生爱上课堂的魔法:“被重视”和“有支撑”
侯虹雨老师在博纳学校同时担任AP-3D艺术与设计、时装设计和MAD课程教师,从容地游走在设计、服装与舞蹈之间,她是博纳学校名副其实的全能型艺术教师。

▲侯老师在博纳学校开学典礼上
多年的跨界实践和艺术教育指导经验,让她扎下了深耕艺术教育的决心,同时也拥有了一套独特的课堂“魔法”——既能让同学们摆脱“纸上谈兵”,用艺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让同学们爱上课堂。
在侯老师眼中,归纳起来就是六个字:“被重视”和“有支撑”。

始终以高能量状态走进教室,侯老师形容那是“百分之百的热情”,敏锐关注每个人的情绪变化,从不吝啬鼓励与肯定。当学生在3D制作中遇到材料开裂、工艺卡壳等挫折,她从不回避,而是主动蹲下来一起研究焊接口——和同学们一起“并肩作战”,这样的投入无形中消融了讲台与课桌的距离。
她总是能将“高支持”落到细微处:同学们课后发来的材料配比疑问、结构设计困惑,哪怕在深夜或周末,她都第一时间回应,有时附上一段工具使用短视频,或精准标注参考资料的关键页;每一份创作草稿,她逐一点评可优化之处,甚至亲手绘制示意图,帮学生理清思路。


这种“随时可找、有问必应”的安全感,让学生们敢于试错、大胆创作,无时无刻都在经历着实实在在的成长,而AP-3D艺术与设计课程,经历漫长的前期调研和准备,长达近30个小时艰苦创作的淬炼,最终收获全员满分的成绩,或许就是侯老师教育魔法最生动的注解。
02
在失败中找答案,在艺术中“见世界”
从全国最顶尖的服装院校毕业,再到全球的创意、时尚的汇聚地求学深造。东西方艺术教育的浸润,让侯老师有着众多独特的艺术观念和教育理念。
她说:
“
艺术教育更多的是将艺术热情转化为自我探索的能力,从独立完成跨学科项目,到理解艺术与社会、商业的连接。从技能训练升维为思维构建,最终沉淀为支撑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而这些独特的艺术教育理念,就在侯老师的课堂上,如无声的细雨般融入在每一次的教育实践中。在备战AP-3D作品集的那段时间里,每一个学生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推倒重来,那段时间,艺术教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侯老师在一边,被同学们深深触动,她不断鼓励他们去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哪怕经历黏土开裂、焊接断裂的失败和奔溃时刻,也要在“失败中去寻找答案”。最终,才迎来了每一幅作品的“惊艳绽放”。


在失败中寻找答案,在作品中“见自己”、“见世界”,经历过一次次和“时间赛跑”的艺术作品准备的“冲刺期”和看到无数次艺术教室灯光里忙碌的身影,侯老师对此感触尤深,她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学生胡怡中(Ben)烙印在她记忆深处的故事:
“
去年的Ben同学,在离AP考试提交仅剩十几天时,毅然决定推翻一个已完成的作品,选择重做。他们连夜调整方案,接下来一周他几乎住在艺术教室。侯老师感慨道,“这种‘赶deadline’的过程,不是‘完成任务’,而是逼着学生和作品真正‘磨合’。
”
而只有经历了这样一次漫长而煎熬的时刻,那样的作品才是真正属于“见自己”的作品,因为它真正给你的艺术学习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AP作品集提交、留学申请材料收尾,还是课程成果展筹备……那些艺术教室灯火通明的深夜,师生共同“上紧发条”的日子,在侯老师看来,那是她在教育的过程中最珍贵的记忆。
03
“舞动”的灵魂,迎接每一次创作的涅槃重生
每一段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和时光的一种辜负。
如果把这句话放在侯老师的身上,又多了几重更多的意义。

▲ 侯老师在舞蹈比赛上
在课堂之外,侯老师是一位活力四射的舞者。她在高中时,曾就读拉丁舞专业,大学期间更担任舞蹈社社长。回想起在舞蹈中的快乐时光,她坦言舞蹈也塑造了她的管理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侯老师说道,“带领舞社参加有三十多支队伍的北京街舞团体赛,最终荣获前三,创下学校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的那一刻,让我深深感受到团队协作与担当的力量。”这种责任感和领导力,也自然融入了她的教学和管理中。
在博纳学校众多充满特色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中,MAD(音乐、设计和舞蹈)课程是三种课程的融合,出身于艺术设计专业,又拥有舞蹈特长的“硬核”成绩,让侯老师自然而然的成了这门课程最合适的教师之一。

▲ 侯老师在蝶讯24ss色彩趋势发布会宣讲
穿梭在设计与舞蹈之间,在侯老师看来,如果舞蹈是身体的律动,那么设计与舞蹈的结合,恰是灵魂与创意的“舞动”。尤其是在AI时代,艺术的边界远远不止于创作和表达,更在于跨领域的人文素养、跨领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融合与交汇。


▲ 侯老师创作的部分艺术作品长期以来,侯老师也恰是这些思维和理念的忠实实践者。在她自己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常常充满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她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批判当下社会的固化印象对女性的束缚”,她也在作品中研究“科技恐惧症”的“病态现象”。
她在创作中,表达自己也呈现自己。她享受这种沉浸在作品中的状态。她鼓励期望朝着艺术方向发展的学生,去勇敢的追逐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不要害怕别人的否定和建议,在经历这些之后迎接无数次的涅槃重生。
04
在更广阔的土壤中成长
从北服才女到国际时尚研究者,再到深耕艺术教育的博纳教师,侯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习惯于“与时间赛跑”的人。长期的艺术学习带给了她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不同文化的语境下的艺术思潮,多元的创作媒介实验以及和全球创作者的交流碰撞……

▲ 侯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她将这些都带到了博纳学校艺术教育这块广阔土壤之上,在博纳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侯老师沉浸在艺术教师和服装设计教室的身影,对艺术的炽热和对教育的热爱,让她在这片践行“冠军教学”的校园里“自由起舞”。
期待更多的满分故事,在侯老师的带领下,继续书写。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访校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