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促衔接,共研教学新发展|2025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直小学、初中数学教研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2025-09-15 08:58
发布于浙江
9月11日,2025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直小学、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会议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初中数学教研员沈莹琪老师主持,各校教研组长与青年教师参与,共同总结过去、规划新学期,助力数学教育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


会议开幕
明确方向,凝聚共识
会议伊始,沈莹琪老师阐述了本次教研会的核心目标:以“素养导向”为主线,通过课例展示与交流,推动教学研究升级,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现教学、教研与教师协同发展。


课堂展示
以生为本,素养落地
刘勇老师(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执教七年级《2.1 有理数加法(2)》,以认知冲突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自然建构数学概念,注重算法理解与思维可视化。

翁春艳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实验中学)执教八年级《2.6 直角三角形(2)》,通过问题链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几何直观与逻辑推理,展现深厚的教学功底与课堂掌控力。

两节公开课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融合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赢得与会教师的高度认可。

小初衔接
思维转型,策略共享
在衔接研讨环节中:
沈泽庭老师(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强调小初数学思维转变,建议小学阶段结合直觉与应用,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抽象与结构化思维。

沈明花老师(湖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分享几何衔接实践,提出关注思维过渡、渗透数学思想、转变学习方式等策略。

李清强老师(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以课例剖析探究式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问题导向、过程体验与反思迁移,推动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领导点评
高位引领,寄语未来
我校执行校长黄显忠全程参与会议并作精彩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此次展示课与教师分享内容的实践价值与启发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课例,深入阐述了“问题设计”在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中的关键作用。
黄校长指出,优质的问题应具备层次性、开放性与引导性,能够帮助学生从特殊案例中归纳一般规律,从具体操作过渡到抽象思考。他强调,教师应通过精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发现的过程,实现思维能力的阶梯式成长,真正体现“用数学的方式教数学”的教学理念。

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学、初中数学教研员沈莹琪老师作会议点评结语。
沈老师强调,本学期市直数学教研工作将继续紧扣“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教学质效”三大核心,坚持以“素养为导向”推进课堂转型,并初步布置了案例评比、优质课比赛等重点活动内容,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针对教研组建设,他提出多项期望:明确思维培养方向;强化集体与个性化备课;注重实效,推动技能落实与思维训练;精简内容,保障学生表达与探究机会;深化试题、课题与课堂研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他希望各校加强联动,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凝聚集体智慧,共同助推湖州市数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新学期展望
聚力前行,共绘蓝图
此次会议为市直小学、初中数学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明确了新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与路径。接下来,各校将围绕“素养导向”和“小初一体化”持续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推动湖州数学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教学之路,研以致远。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汇聚。期待湖州市数学教师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继续深耕课堂、赋能成长,共同书写数学教育的新篇章!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访校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