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金奖2个十强!弘科未来学子闪耀国际英语舞台
8月9日—10日,2025“IVY CUP”常春藤杯(常春藤国际口语大赛)亚太区总决赛圆满落幕。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小学部四位学子——谢侑均、施耀盛、郑沂丰和Angela Donne——与全国数百名选手同台竞技,全员斩获金奖;其中,Angela Donne和郑沂丰更是跻身前十强,创下该校建校两年来国际英语赛事最佳战绩。这一优异成绩,不仅彰显学生个人实力,更是学校深耕双语教育、构建沉浸式英语生态的硕果。
“IVY CUP”常春藤国际口语大赛是全球顶尖英语赛事, 是参赛选手跻身国际舞台与海内外升学的重要参考标准。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分全英文演讲(Speech)、问答(Q&A)和单词拼写(Spelling)环节,锤炼选手自信与综合素养。
“家里的小舞台是我的秘密武器!”
9岁的Angela赛后接受采访时分享道。这位已游历16国的小旅行家,将赛事主题“Surprise Me”与个人经历融合,原创舞台设计中融入歌曲与道具,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评委点赞。为了这次比赛,Angela Donne进行了近3个月的准备。“我经常站在家里的小舞台上进行即兴演讲练习。”Angela说道,决赛时,前六位选手的精彩表现让她紧张,但她告诉自己:最大化展示特色才能赢。她对所有正在学习英语的同学说:“多读多练,不要害怕犯错——英语的乐趣在于自信表达!”
二年级的郑沂丰则另辟蹊径,把他对冷知识和幽默的热爱通过英语喜剧演绎出来,最终以幽默犀利的台风赢得喝彩。
“我喜欢研究语言背后的趣味。”郑沂丰说,备赛时他最大的挑战是单词拼写——每日默写、家长抽问、老师视频辅导成为常态;光是Q&A环节他就演练了无数次,还自己录视频反复查看哪里可以改进。“比赛让我变得更勇敢。”曾不敢面对镜头的他,如今敢于主动用英语沟通。
施耀盛和谢侑均同样凭借稳定的发挥和扎实的功底斩获金奖。两人的演讲围绕DIY玩具与奥林匹克精神展开。总决赛进场时,施耀盛看到其他选手精致的服装和充足的准备,身穿李宁运动服的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妈妈及时鼓励他:“你要展现的是能力而非外在。”这句话让他瞬间从容。备赛期间父母和孪生哥哥的全程陪伴,更是给了他巨大的动力。
对谢侑均来说,比赛时紧张是最大的挑战。开场时他声音不够响亮,一度漏拼字母,但通过深呼吸调整,越来越自信,在限定的时间内冷静修正,锁定金奖。“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未来我要挑战更多比赛,为校争光。”他笑着说。
在总辅导老师Mark Robin Maderse(下文简称“Mark”)看来,四位选手身上有着共同的品质:坚定的承诺、不屈的毅力、对英语的热爱和善于反思。“要知道,其中3位学生在上一轮比赛中仅获铜奖或银奖,但他们并未丧失信心,而是将不足转化为动力,实现了从城市赛到全国赛再到亚太总决赛的飞跃!”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弘科未来学校英语教师团队精心设计的系统性强化培训方案。
Mark 作为学校小学部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协调员,也是本次比赛的总辅导老师,从初赛、半决赛到决赛,赛事持续了约三个月,团队深入研究竞赛要求、评分标准和流程,制定了一套为期数周的综合性强化培训方案。
“我们采取模块化教学,对学生分组指导。”Mark介绍道,“我负责学生演讲部分的训练,问答与拼词环节则由学生各自的任课教师指导。”考虑到培训适逢暑假,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制定了兼顾学生假期的高效日程。
竞赛演讲主题是“Surprise Me”,需兼具独特性与趣味性。Mark与家长协作选择主题,打磨讲稿,从发音、流利度、声音表现力、面部表情、自信心和肢体动作六个方面进行精细指导。培训后期还特别邀请外教观摩演练并提出建议,帮学生深入理解如何让演讲更精彩。
辅导老师霍芷晴、黄丹丹和王丽丽在训练指导中则强调“全人学习体验”。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自我反思、互评改进,并依据标准相互打分,培养其自省能力与表达技巧。
备赛中,家校协同的感人故事多次上演。Angela的父母虽因时差身在海外,决赛时依然在凌晨守候在直播平台前,给予孩子温暖鼓励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为保障家住东莞的郑沂丰获得同等优质的培训,Mark和黄丹丹老师专程赶赴东莞对其线下集训,郑沂丰的家人则全力配合,营造温馨学习空间,和老师紧密沟通。“这种家校同心、师生同行的精神,正是IB教育共同体的珍贵写照。”黄丹丹老师感叹道。
从初登赛场时的紧张新秀,到聚光灯下侃侃而谈的自信选手,弘科学子的蜕变,正是学校“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力,激发内驱力” 这一核心教育理念的最佳印证。
弘科未来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将英语视为学生关键的核心素养能力。学校精心打造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沉浸式英语学习体系,如每周英语日、趣味英语活动、音频广播频道、英语阅读计划、英语课外活动。
学生课后还可进入兴趣班发掘英语学习能力、提升拔高。学校课堂以外活动丰富,任务多样化:演讲表现英语实力,录视频介绍兴趣爱好等,避免学习的枯燥乏味。
学校将每周三定为“全员英语日”。这一天,校园化身为活力四射的英语天地,学生在课内外直接与英语老师或外教交流,通过收集英语日卡片上的贴纸来兑换奖品,激励学生大胆开口,更自信地用英语表达。
课外活动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为初级至中级水平学生开设剑桥英语听口、电影鉴赏、自然拼读、动画片段赏析、绘本阅读、口语时光、英文歌曲演唱、话剧鉴赏等;为中级至高级水平学生则提供戏剧俱乐部、英语辩论、朗诵表达俱乐部、配音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等。
在这里,英语不仅是学科,更是感受世界、表达自我的鲜活工具。
“名次和获奖不是参赛目的,更在于培养孩子成为自信、善思的跨文化沟通者。”弘科未来学校小学校长丁培培表示,新学年,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英文课程和活动,包括设置校内英语风采大赛,为高水平学生创造更多机会;针对竞赛中显现的薄弱环节,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巩固提升;继续依托特色课程与校园活动,营造自然浸润式的英语学习生态,培养国际竞赛所需的语言能力与心理韧性。
对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英语综合能力,该校老师给出三点建议:
趣味融入生活:将英语变成亲子快乐时光,如看英文电影、听歌、读故事,让孩子发现英语与喜爱事物的联系。
营造支持环境:鼓励大胆表达,耐心倾听,将犯错视为成长阶梯,支持孩子用英语探索热衷领域(科学、运动、讲故事等)。
结合文化体验:通过节日、绘本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在无压力互动(如晚餐英文对话、单词游戏)中提升孩子的应用能力和自信。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