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清澜山学校召开第四期暑期干部会
2025-08-12 08:42
发布于广东

2025年8月7日至9日,李文平校长带领学校核心领导团队率先返回工作岗位,召开了为期3天的清澜山学校第四届暑期干部会。
这不仅是新学年工作全面启动前的关键集结,更是学校凝聚发展共识、明确战略方向、激发管理动能的重要契机。
校领导团队、各学部校长及教育教学行政岗位的核心管理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紧锣密鼓的为期三天的深度研讨与规划,共同为清澜山学校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蓄势赋能。
回首征程,凝聚共识
会议伊始,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全体与会成员回顾了上一学年学校取得的卓越成就:
2025届毕业生斩获2枚牛津、2枚剑桥、2枚藤校offer,近85%进入世界前30名校,98%被世界前50大学录取;
新学年幼儿园及大校区的在校生规模超2000人,且在有高达2000多人报考清澜山学校的情况下,录取率仅有13.8%。
这优异的录取结果和火爆的招生景象无不反映了广大家庭对清澜山“重视学术的全人教育”和“重视中文的国际学校”的高度认可。
而这离不开过往四年李文平校长高屋建瓴的正确指引和清澜山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勤恳坚守与有力执行。
从正确教育理念的树立到独特校园文化的确立;
从“清翔”“澜途”“山峰”“青云”“澜创”等资优计划的设立到“四座高峰”的设置;
从课程和教学的优化到班主任及德育队伍的建设;
从WASC(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西部学校与学院教育联盟)认证到升学结果的稳步提升和火爆的招生现场;
从稳定团结的领导团队到和谐有爱的家校关系
……
一步一步,清澜山稳扎稳打,修炼内功。
在过去四年中,李校长带领学校每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台阶,从“深耕学术,发展内涵”到“赋能成长,赏识激励”,再到“深度链接,社区共建”,再到“凝聚力量,融合共生”,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为把清澜山打造成大湾区乃至全国第一梯队的学校而努力!

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今年来到了清澜山的第九个年头,面对势如破竹的申请局面和优异的升学成绩,李文平校长在会上将25-26学年年度关键词定为“精细”——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毫厘之间的细节体现的是内涵和品质,是态度和责任。
中庸言之,“广大而尽精微”。切磋琢磨,以毫米之功,成金石之质、璞玉之光。细节决定品质,轻微之处见真章。
精细在于: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回答?
作业的批改是否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家校沟通时是否能设身处地为家长考虑?
课程教研时不同教龄的老师是否都能理解?
领导布置任务时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支持让老师们尽快上手?
活动执行时是否都把部署落实到位?
……
桩桩件件,都朝着培养“心里有爱、眼里有人、手中有法”的教师团队,塑造“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的学生为目标。
把“精细”定为清澜山第九年的年度关键词,是学校从“规模发展”迈向“品质跃升”的战略转型宣言——它意味着: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剖析教育全流程,用显微镜式的专注雕琢育人微环节,在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细节里植入卓越的基因。
李校长期望,在原有的基础上:
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细,做到最好,为学校的发展负重前行;
部门领导拥有创新力和开创精神,主动为自己部门的工作设置新的目标与板块。
从礼物到灯塔
暑期干部会上,林静姿副校长为大家带来了“从礼物到灯塔”的德育主题分享。

德育一直是清澜山非常重视的育人部分,从学生发展中心到班主任,德育渗透在清澜山的每个角落。
清澜山希望培养的是学术卓越,拥有利他思维,有大爱和全局观,能够服务社区、造福世界的未来人才。
清澜山的教职工团队也都是这样“一群有共同理想的人在一起做正确的事,成就每个人的价值”的人。







林校长分享道:“礼物”是被动的惊喜,“灯塔”却是主动出现的,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的存在。林校长希望清澜山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从被动的“锦上添花”变为主动的“雪中送炭”,成为积极的影响者,改变者。
林校长强调,德育应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与正向能量,而非仅限于行为规范。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引,通过建立正确场域与正气,树立榜样与正面激励来引导学生。

林校提出德育课程系统化、流程制度化、品德培养精细化及管理人性化等策略,旨在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鼓励每个人每天展现能量与光芒,积极影响他人,共同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环境。
破困难为挑战,以精进为常态
暑期干部会的第一天,心理发展中心主任张旭生老师就对与会干部们做了管理方面的培训。张旭生老师表示,“作为管理团队,不怕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李校长来到清澜山后做了很多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才有今日的清澜山!而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是源于问题,所以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和面对问题才是问题。困难永远是我们前进的最大驱动力。我们每一个核心领导干部都要学习李校长这样的心态:我们不惧怕问题,我们就是问题的解决者。杀不死我们的,让我们更强大!”林校长坚定地说道。

第三天的“领导力”培训上,李文平校长更强调清澜山的管理人员就是要有“破困难为挑战,以精进为常态”的工作素养,应当聚得住人、搞得定事,争做问题的终结者和价值的放大者。
孔子有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李校长希望全体清澜人都能够和她一样“立身为正”,拥有“浩然正气”,热爱教育、爱护学生,以缔造理想教育样态为使命,拥有定力,勇于探索创新,具备责任心。
李校长表示“清澜山学校就像一艘‘正’字的小船,以学术为基底,德育和创新为帆,在通往理想教育的道路上,一路扬帆起航。”

这艘船在航行过程中或有狂风暴雨,或有惊涛骇浪,但只要方向正确,勇于直面和解决困难,“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前进的步伐。”
李校长话落,全体与会成员激动地热烈鼓掌,斗志昂扬。
李校长会上说道,清澜山的发展离不开每位老师,也离不开每个部门。无论是在克服挑战还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贡献都不可或缺。她相信,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努力,结合有效的管理和周密的规划,任何困难都可以被克服。
在会议上,李校长还针对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成长与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行政团队的赋能、校园文化与环境、社区与资源共享等各方面做了精细部署。
随后,林校长带领大家进行人才盘点,统一明确代表清澜的人才画像和激励方式,营建以学习发展牵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共修型组织,确保优质师资与优秀生源的正循环。
复盘精进,共同互鉴
在这三天的闭门会议中,各学部、部门还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共同互鉴。
台上,各学部校长、教育教学主管都把自己最精华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台下其它与会领导要么奋笔疾书做笔记,要么频频拍照做记录。














李校长表示“每个人都要有归零心态,要持续学习与进步,做终身学习者。”学部校长及主管们纷纷激动地表示收获满满,激情澎湃,并表示要马上“抄作业”,把其它学部/部门的精华和长处有机融合在自己学部/部门。
在分享阶段,大家纷纷表示,十分庆幸清澜山是一所K-12学校,一贯制的培养方式让各学部都有统一的培养目标与方向,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助力培养身心健康、学术卓越、全面发展的“人”而共同努力奋斗。
初中部郭校长对此有了个生动形象的表述:“省心”、“放心”、“安心”、“贴心”。
小学部来到初中部的学生让老师们很省心;
初中部的学生送到高中部,老师们很放心;
双语部回归初中部的学生让老师们很安心;
郭校长自己的孩子即将上幼儿园感到很贴心。
闭门会议上大家还探讨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对标了下学年的工作目标和未来工作计划的着力点;就工作精细化、“脚手架”提供、团队建设方法、家校沟通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享与交流。
会议结束后,不少老师表示自己“被点燃”、“被激发”,赋能满满,干劲十足,充满方向与斗志。

新加入清澜山的高中部白文婷校长和升学指导主任朱慎敏更是激动地表示:看到如此团结一致、正气十足,有专业有创意有活力,善于解决问题的团队,她们选对了“地方”,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这三天时间里,大家一起分享优势,畅想未来,互相学习……大家感受到了李文平校长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体会到了她的教育理想和强大的定力。
今年是李校长来到清澜山的第五年,这五年时间里,李校长每天都沉浸在工作中,关心着每一位老师,关注着每一名学生,没有周末与假期,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永动机。而这动力源泉就是她对教育的热爱和对自己教育理想的笃定。
全体的核心领导团队也完全认可,并坚定地执行着李校长制定的学校发展战略。每位学部校长都是拉满的状态,在学部工作中精益求精,创新工作方法,把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放在第一位,力争把清澜山带入下一个高峰!

三天的思想淬炼落下帷幕,全体干部将带着沉甸甸的笔记返回各自岗位,把“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写入每日工作清单,让“破困难为挑战,以精进为常态”融入团队基因。
当每个教案批注都承载诊断思维,每堂课程学生都能吸收满满的知识,每次家校沟通都践行共情准则……清澜山“品质跃升”便有了最坚实的注脚。
新征程的号角正在鸣响——以精细为刃,以共识为帆,全体清澜人必将把会议蓝图转化为湾区教育的标杆实践,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字 Writing|Jade Liu
编辑 Editing|Jade Liu
图片 Photos|Chaukeen Zhou
审核 Auditing|Lara Lin,Wenping Li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