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湾区未来领航者菁英计划”圆满收官
2025-06-24 08:42
发布于广东

6月16日,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首次携手合作,为18名来自学生会、领袖生团队、学生大使、社团及班级等不同管理岗位的优秀学生,带来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湾区未来领航者菁英计划”之旅。通过体系化课程设计与沉浸式实践训练,为这些脱颖而出的同学注入了成长新动能。

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由建于1960年的粉岭裁判法院活化而成,为全港首个领袖学院,致力于发掘年轻才俊,提升领袖素质,启发青年在社会各个领域上发挥领导角色。学院自2000年成立青年领袖发展中心以来,已累计培训逾20万名青年领袖,为香港及培育了大量出色且具全球视野的青年人才。

多维训练,见证青年领袖成长
本次培训紧扣青年领袖的核心能力培养,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样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在 “团队建屋搭桥” 环节,同学们需要用有限的材料搭建出稳固的结构。面对材料简单、时间紧迫等难题,同学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设计方案,有人进行搭建操作。在不断尝试与失败中,大家逐渐摸索出最佳方法,最终成功完成任务。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领袖生素养探索” 活动则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领袖应具备的品质,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在思维的碰撞中明晰了自律、责任等素养对于领袖的重要性。




培训现场,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其中,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在短时间内,原本不同年级的同学也培养出良好的默契,学会在团队遇到困难时冷静分析、积极破局,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依托独特的历史建筑空间打造多元化训练场景:模拟法庭、数码辩论演说厅、原拘留室转化的多功能活动室等等,也为大家提供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体验的多维度成长环境,进一步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


每个活动结束后,复盘与分享总结环节成为同学们交流心得、深化学习的重要时刻。大家坦诚地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与不足。
S4B班 李同学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能给予我这个机会去参加本次青年领袖活动。在活动中,我也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学习到了一些能力和个人的体会。
第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以前,我是个害怕表现自己的人。但通过本次活动中,我有了不同的体会。协会的老师鼓励我去表达自己,即使自己的观点并不太完善,队员们也依然包容并给予善意的意见,让我更有勇力去表达自己。
第二,不轻易放弃,在本次城市追迹的探索中,我和队友们遇到了大雨,我们很多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有抱怨或选择放弃,而是相互借雨衣继续完成任务。狂风暴雨并没有使我们止步不前,虽然路途坎坷,但是最后我们都完成了任务。
第三,遇事考虑周到,不放过细节。在周四晚上进行的搭房子和塔桥活动中,我深有体会。在用不同长度的管子搭房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达到导师要求的同时去考虑它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而在实践中,我和队友们时常忽略到这些点,导致仅后期要不断修补断开的地方和调整整体的结构。
第四,继第三点,我也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并不是完美的,所以在事后我们应不断凋整和完善。像是在通过暗号去猜积木颜色和组合的时候,起初,我和队员们讨论出的方案经试验发现并不够高率且较难记忆,比对面组要慢得多。经过我们的不断改善,我们最终改良出了一个高效率,易记忆的暗号,成功精出了导师给的暗号。
第五,学会沟通和信任。为什么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呢?因为在蒙眼指路的活动中,我需要给戴上眼罩的同伴指路。在此,我要思考如何让对方朋白我的指示,所以学会与同伴沟通就犹为关建。在互换角色时,我变成了被蒙眼的人。但是我发现信任对方可以很大地减轻我对前途黑暗的恐惧,最后也顺利在同伴的指示下到达了目的地。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S4B班 仇同学
在6月,本人前往香港粉岭参加香港青年领袖活动,以下是我的心得与感受。
首先,我学习到的是[Think out of the box]创新思维。在城市追踪活动中,其中一个任务是在不同的豆子中分出红豆、绿豆、赤小豆和皇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利用豆子的密度不同,通过沉浮来分类。但由大雨与环境并不允许,最终不能实践。
创新思维也在另一个活动中体现其重要性,在15日上午,我们需要在不交流、不发出声的前提下,成功让一个人拼出积木的形状与与颜色(有一人知道正确的答案)。那么比赛前的交流与沟通至关重要。通过多轮的讨论 我们决定以暗号在背上交流,这不仅需要团队默契,还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式。以我来看,将每一位成员的观点汇聚,最终整合后便是最好的答案。
其次,我学习到了信任与根基的重要性。在塔桥与建房子的活动中,我认为地基是最重要的,若头重脚轻,塌房是很正常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学习与团队也需要基础。学习的基础在于每日的背诵与刷题,而团队的基础在于信任与默契。
最后,感谢学校提供本次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S4B班 周同学
在本月,我们前往看港青年领袖学院进行为期3天的领袖培训。在这3天,我们进行了多项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得,也学习到每位成员身上的优点。
首先,我所学习到的是: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是我在结业那天的总结会中提到的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第一天晚上,我们进行了一搭建桥梁让篮球能顺利进入框中的活动,但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只考虑到让桥面尽量倾斜,使桥面的宽度小于篮球的直径,我忽略了桥染需要支点的重要性,导致在最后,我们组花费40分钟建的桥“成功“地塌了。从这件事中,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考虑问题时不够全面,在今后思考问题时,我会从更多的角度出发。
另一个活动是蒙眼活动,需要我和我的partner互相配合最后走到终点。第一是我的partner夏同学先蒙眼,我用语言将路线表达出来。当时,我不能感受到夏同学她处于一个充满黑暗失去视觉的恐惧中,也不懂得给她找辅助品给予她安全感,这也导致夏同学在这活动中是很无措的,每一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但当轮到我进行蒙眼时,我发现原来失去视觉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即使你的partner告诉你前面没有任何障碍物,你也还会觉得下一步就是阶梯,前面就是一面墙。这让我完全理解到夏同学在黑暗下的无助感,也对我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感到抱歉。总的来说,在以后组织活动或参与活动时,我会考虑的更加全面,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不同人的感受。
其次,我还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性和理论知识的作用。在第二天下午的城市探索活动中遇到一个比较麻烦的关卡——挑豆子。要在一袋豆子中将红豆、绿豆、黄豆和赤小豆区分出来。如果一颗一颗挑的话,浪费很多时间不说,还很难区分出红豆和赤小豆。这个时候就有同学利用初中的物理知识想出了一个办法:每种豆子的浮力不同,可以买瓶水将它们快速区分出来。虽然这个方法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让它无法实行,但却让我意识到:原来书本学到的知识,可以运用到现实中。接下来没有新的方法,那我们只能“人工分豆”,所以这时候,我选择先出去探路:询问详华村的居民,详华村的壁画在哪里,附近的居民都很热情,我很快就知道下一站的路线,在其他队员完成挑豆子的任务后,我顺利地将他们带到下一个任务点,,大大提高了我们组的效率,这很好地体现了分工的重要性。我相信我在今后的活动中会考虑到每个人的长处,进行合理的分工。
最后一点,我在活动中也认识到实践的意义。“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活动让我了解到这句话的内涵。在搭房子的活动中,一开始大家都在天马行空地想这个房子要建成什么样的?要怎么搭建?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动手去搭建这个房子。一直到导师提醒我们,我们才开始建构这个房子。建离子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刚才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从这件事情中,我学习到:将想法变为现实是需要通过实践的,这也是实践的意义。
总的来说,在本次3天2夜的学习之旅中,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组织活动中,我会运用我这几天所学习到的能力,让活动安排更加合理,参与者的体验感更好,也希望学校能多组织这一类的活动。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此次“湾区未来领航者菁英计划”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优秀的同学们将带着在培训中收获的成长与感悟,在各自的领域里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学校和社区中积极锻炼、贡献力量,成长为更优秀的领袖人才。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