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 Talks | 她用数学叩响学生心灵——遇见华美特级教师沈跃武老师
在华美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从教四十年,目光依然炽热;她严谨治学,却成为学生口中最爱笑又“最严肃”的数学教师;她深耕讲台,用逻辑与爱,叩响一届届学子的心门。她就是2025年华美金牌员工、特级教师沈跃武老师。
初见沈老师,我和同学们对她的初印象一致——“典型的中国式班主任形象”,但其实接触之后,我们发现只是被她略显严肃的表情“骗”了,她是一个同学们口中形容的那样——
“沈老师很优雅,讲话慢慢的,能让知识走进心里。”
“她不仅教数学,更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智慧。”
“细心、负责,会主动了解每一个学生。”
“沈老师其实很爱笑,稍微‘逗’一下就笑。”
1985年的教师节,沈老师第一次正式踏上讲台。“那时候女孩子选择不多,从医或从教是最常见的路。”她笑着说,“但我喜欢写、喜欢画,数学恰巧又要推理又要画图,当老师粉笔一拿,写写画画之间,就把爱好和职业完美结合。”
就这样,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开启了她“用心工作、用爱育人”的教育人生,这一站就是四十年。从一个新手老师,逐步成为辽宁省级骨干教师、辽宁省“专家型教师”、辽宁省“功勋班主任”、辽宁省特级教师、华美金牌员工......
谈到男生、女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沈老师语气温和却坚定:“虽然网上出现过很多这方面的说法,甚至也有专家评价过,但我教过很多数学成绩出色的女生,她们稳居班级前列。我认为逻辑思维可以锻炼,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她认为,数学世界里没有“性别天花板”,只有“想不想学、会不会学”,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学习突破的瓶颈期,没有男女之分。
“只要有兴趣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学得好。”
2021年,已接近退休年龄的沈老师做了一个让身边人惊讶的决定:从辽宁南下来到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沈老师笑着说:“当初选择华美学校是一个挺大的挑战,不仅是南北方的一些差异,同时华美学校是一所国际特色突出的学校,与她此前的学校很不一样,孩子的个性也很不一样。”
“来到华美学校后我发现,这里无论是相关部门、家长还是学校,对教育的重视和理解程度都非常高。”
更让她欣喜的是,华美的教研氛围浓厚而扎实,孩子们与老师的距离也更近。
让沈老师感触最深的,是华美学子特有的开朗与自信。
“以前我带的学生多少对老师有些‘敬而远之’,直到毕业才敢靠近。但华美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愿意走近你、向你表达,甚至开玩笑‘哄’老师请麦当劳!”她笑着说。
更让她赞赏的是学生们的学术勇气。“一道高考压轴题,以前我带的学生可能听到是今年高考大题就畏难,但华美的孩子愿意尝试,甚至给出多种解法。同时,他们乐于分享、敢于站上讲台展示——这是非常珍贵的品质。”
“今天可能是因为你们来听课,同学们多少有点拘谨了,担心像平时那样自由发言会让你们觉得课堂纪律不好,平时他们对一道题有自己独特解法时,是很兴奋地站起来分享。”沈老师笑着说。
沈老师的课堂,严谨中透着魔力。她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逻辑推理,也要严谨计算。她反对机械刷题,倡导“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引导学生体会“想透一道题,胜过盲目刷百题”的深层次快乐。
“数学不是冷冰冰的公式,它也可以有温度、有探索的趣味。”
她就像一位魔术破解者,把难题层层拆解,让学生一步步跟上,最终恍然大悟:“原来没那么难!”
“其实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是想把数学学好,但没找到好的方法,成绩一旦不理想,就没了自信,就越不想学,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其实只要方法对,自己努力就能提高很多。”
面对AI时代的挑战,她坚信:“教师不可替代的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深入思考。”她鼓励学生“灵魂三问”:问自己——为什么、问同学——讨论方法、问老师——验证解法,在追问中把问题想透。
让沈老师最感动的,是孩子们那份纯粹的感恩之心。
“2022年那届学生,在我生日时悄悄准备小蛋糕、一张写满祝福的纸,还有一个简单的仪式……当时我只是教了他们一年半课。”她语气柔软。
她想不到这群孩子这么有心,毕业后也他们这一届不少学生年年回来看她,每逢节日都会联系送祝福,让她感觉这群孩子很懂得感恩,让她很有成就感,也让她感觉到很幸福。
到现在,沈老师带过的每一届都会有学生逢年过节给她发祝福和问候。
“当老师的幸福就这么简单——一句话、一条信息,都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在40年教育生涯中,沈老师也遇到过不少“难搞”和“特别”的学生。
“那是2007届的一名学生,当时以他的成绩,预测是可以上重本的,但可能是青春期,变得顽皮贪玩,整天拿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还早恋,成绩滑落到普通本科末尾。当时我就天天和他聊,引导他,给他立目标,重点关注他的学习和考试,慢慢的他也回心转意,意识到问题,开始朝正确的方向发力,仅用了一个学期,在高考时考上了重本。现在也成家立业,在政府部门工作,至今还是年年发祝福短信给我。”
一路走来,沈老师带出的学生有的成为企业家,有的在政府部门服务,但更让她骄傲的,是他们“心里有梦、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容”的成长状态。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我当年20岁开始从教,有一个学生当时年龄仅比我小一岁,他的父亲是我老师,他当时考上好大学,毕业后考上税务局,但却意外地选择自己出来创业,当时也挺难的,大夏天每天一身正装去见各种客户,很辛苦,经过拼搏,现如今其企业有很大的体量,涉及各行各业,我挺佩服他那种不固步自封、不贪图安逸的精神。”
“我不主张动不动就找家长,学生的问题尽量在学校解决。我很不认可现在的一种教育现象就是打着家校共育的旗号,一些漏带课本或写错作业等小事就要和家长说,让家长教育。”
沈老师认为,家长更重要的是做好榜样,学生回家后给予陪伴,营造温馨积极的家庭氛围,而不是过度焦虑或施压。
“用心工作,用爱育人,做好自己,快乐学习。”这是沈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送给学生的话,是她四十年教育生涯的写照。她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心里有梦,眼中有光,面带笑容,主动学习”。
沈老师用四十年时间告诉我们:
教育,是启迪而非灌输;
严与慈,从来不是对立面;
而教师的幸福,
就藏在每一个孩子
走向未来的脚步声中。
时光在变,初心未变。
走近真实的老师,
让你看到最真实的老师的样子;
让怀着初心的老师,
点亮最初的梦想。
这里讲述一群华美人的真故事。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