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7块智能手表后,12岁的新侨小学生研发出“续航王”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块‘续航王’手表,电量一周无忧!”
“太阳能充电宝,有太阳就有电!”
在G6的探究成果展,Daniel和Alex,这两位G6的“小小创业家”,正站在自己的摊位前,热情地向每一位驻足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介绍着他们研发的智能手表与太阳能充电宝。
小学生研发、销售电子产品?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样有趣的故事......


摊位上备受关注的“续航王”和“太阳能充电宝”,其诞生并非偶然。
Mr. Jacob告诉我们,这是G6探究课程本学年的成果展示——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完成属于自己的探究成果。
在这一学年,学生已经在他的引导下,探究过创业的主题。其中,他就有和孩子们分享过创业的五大关键阶段。
“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创业」这件事,教学生一步步开公司的关键阶段。第一阶段,Idea Generation,他们要能生出有创意的生意想法。第二阶段,Market Research,做调查,比如研究这个想法有没有前景、市场上需不需要。第三阶段,Product Development,他们得动手做个样品或者简单的版本。第四阶段,Testing and Feedback,也就是试试水 , 找可能用的人试试样品,听听他们的意见。第五阶段,Launch and Sell,生产商品,并要学会把东西或服务推销出去。”

△Daniel的创业计划书(部分内容)
“创业”这个选项像磁石一样,同时吸住了Daniel和Alex的目光。两个平时就爱捣鼓点“不寻常”想法的小脑袋瓜,这次想到一块儿去了!他们决定以“创业”为主题筹备自己的成果展示。
不过,兴奋劲儿没过,年轻的创业者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产品是什么?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作为“科技控”的Daniel喜欢研究摄影、无人机,还自主学习了AI的各种应用,尤其享受动手操作捣鼓些有趣的小玩意。
他观察到,智能手表是同学们常用的电子产品,不过主流使用的智能手表都有优势和不足。

有没有可能将适合自己使用场景的功能提炼出来,做一款专为学生设计的智能手表?
这款由Daniel自主设计的智能手表应该像是“便携的小手机”,可以兼容各种应用,包括学习效率、健康检测、社交娱乐等等,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它的续航能力了。他将其命名为“续航王”,待机的状态能够续航超过一周,在满足日常使用的情况下,3-4天才需要充电一次。
Alex则在人们高频使用的电子产品上——充电宝,看到了新的商机。
那是在探究课上,Mr. Jacob讲到了太阳能,Alex听得眼睛发亮。窗外,五月的大太阳正明晃晃地烤着。
“太阳能?到处都是啊!”他盯着自己书包里沉甸甸、永远“饿着肚子”的充电宝,一个大胆的想法像阳光一样“唰”地照进脑海:“要是充电宝自己会‘晒太阳’就好了!不用到处找插座,有太阳就有电,多省事!”

Alex的太阳能充电宝的概念就此成型。
他设计的充电宝有两大特点,一是电量大,二是充电方便。“比如,上午上课时,我把充电宝放在课室外,等几节课结束后,充电宝就充好电了。”

有了清晰的产品构想,并初步分析了市场痛点,下一步就是将想法转化为实物。然而,创业的起步阶段总是艰难的。成果展日期迫近,时间有限,两位“小老板”一头扎进了紧张的产品开发里。
从零开始造手表?Daniel有自己的一番务实考量:“我还是个小学生,从0到1重新开发一款全新的手表,并不现实,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我目前的知识储备无法支持我去完成这件事。而且,成本也会特别高。”
他明智地选择了资源整合的道路——现有的市场及开源的元件组装他的智能手表。他拆解了市面上超过7款智能手表iwatch、华为、小米、oppo、华强北等,了解不同品牌手表的内部结构,在B站搜索相关智能手表DIY视频,学习他们的设计思路。这既是对竞品的深度研究,也是对自己产品概念的把控。
主控核心模块、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电源与充电模块、硬件连接与结构部件、辅助部件......
在设计样机的时候Daniel也不断听取来自身边同学们的建议,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设置不同的功能:
比如,采用更加开放的安卓系统,以便实现后续的软件开发。
设置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普通版本兼顾续航和轻薄,续航王版本则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了电量储存。
与市面上很多手表不同的是,除了输入密码进行解锁,他设置了指纹感应和人脸识别的功能,一方面用户可以更加迅速解锁手表;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对隐私的保护程度。
手表配备摄像头,拉出摄像头拉杆,旋转便可以180度控制拍摄角度。
“这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学生会有拍照搜题的习惯,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拍下题目搜索解法,提高复习效率。”
每一个功能点的背后,都是对用户需求的回应。

△Daniel设计了两个版本:略轻薄的普通版本,以及续航超强的续航王版本,适合不同的人群
Alex所制作的太阳能充电宝所用到的部件则比智能手表要简单一些,主要由太阳能转换、储能、电路控制和结构防护四大部分组成。他的挑战在于核心性能的优化。
“但我的充电宝不仅容量要比其他的充电宝大,而且充电效率也更高。” 这是他希望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Alex在研究太阳能电路板

产品有了雏形,可离真正的“创业”还差得远——怎么让人知道?怎么卖出去?怎么定价?这些涉及到产品外观设计、品牌营销和商业策略。
在确定原型机后,Daniel意识到产品的整体体验至关重要,也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定制并提供更多所需的部件,包括表带、充电线、产品外包装等,努力提升产品的完整程度度。

在行业成熟的领域,新的产品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有足够突出的优势,比如性价比高的价格、过硬的质量或是优质的服务。面对这一挑战,两位小创业者展现了灵活的思维。
Daniel和Alex都选择推出「试用」+「定制」服务,邀请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体验他们的产品,采取开放预售的模式,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一些功能,下单后便推进“生产”。种子用户就在他们当中产生,这样既能收集真实反馈,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精准满足首批用户需求。


这小创业家们考虑得更加深入,比如在定价上,他们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市面主流产品。这背后是初步的成本核算意识。

除了“定制”,Daniel还搞了个更“狡猾”的招:“抽奖大放送!” 另外,只要用户选择购买智能手表,就可以参与抽奖,设置了不同级别的奖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招果然吸引了不少大家的目光,两位“创业者”的创业摊位在成果展上人气爆棚,不少家长及学生都驻足停留,听他们介绍自己的产品。当天Daniel成功卖出7块智能手表,Alex卖出5个太阳能充电宝。

在结束第一波的预售后,Daniel还在琢磨着继续优化他的产品。
“手表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继续优化,比如外观的包装盒,以及功能方面,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定制。”
写在最后
‘创业’远不止于制作一个产品。它要求学生完成从‘发现需求、定义产品、整合资源、动手创造、设计体验、制定策略到市场验证’的全链条实践。
这环环相扣的“实践”,正是新侨所珍视的真实学习场域。无论Daniel和Alex未来是否踏上真正的创业之路,这段经历所淬炼出的问题解决力、创新思维、坚韧品格与商业意识,都将如种子般深植于心,成为他们应对未来复杂世界不可或缺的底层能力。
声明: 本文内容为必威Betway中文版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必威中文官网首页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访校团
最新评论